宗祠祭祖。祠堂一般都是同姓同宗的宗族祠堂。1980年以后,在各地农村陆续恢复。家乡的宗祠中,正中供桌上供奉本族始祖和支祖的牌位,两边墙上挂有本族历史故事和名人介绍。宗祠祭祖分为春祭和秋祭,其中最隆重的是每年春节期间开展的春祭,气氛庄严而热烈。不少地方现在祭祖仪式加上一条,就是为本族优秀子弟发放奖学金、为困难子弟发放助学金。这种宗祠祭祖方式,有助于增进族群内部人们的感情联络,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现在有些地方,尝试引入祠堂管理委员会议事制度,协助当地村委会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调解村民纠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一些地方,提出“活化祠堂”概念,将祠堂打造成村居的公共活动空间,为当地的古祠堂、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这些,对于扩展祠堂功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力量,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企业祭祖。一些企业立足中国人的信仰传统,专门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本企业员工设立了“祖宗堂”。“祖宗堂”正面墙上方悬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锦幛,下方设立供桌,供奉“天地国亲师”牌位,以及本企业所有员工姓氏祖宗的牌位。“祖宗堂”平时开放,员工在家庭的重大纪念日,或者在思念家乡和亲人时,均可自行前往祭拜、上香。
这种企业祭祖方式,是对中国传统乡村宗祠祭祖方式的继承和超越,既满足了个体的精神信仰需求,又增进了本企业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建设企业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基础。
城市社区祭祖。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一些城市社区正在探索建设“社区百姓堂”。“社区百姓堂”一般与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相结合,“社区百姓堂”平时由社区工作人员管理,本社区居民平时根据需要可自行前往“社区百姓堂”祭拜、上香;或者提前预约,请出自己的祖宗牌位到祭拜室祭拜、上香。发挥本社区退休人员的作用,举办道德讲堂,使其成为本社区共同的精神财富。
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活动,使“社区百姓堂”成为缅怀先人功德的祠堂、良好社会风气的讲堂、道德学习和实践的学堂。这种城市社区祭祖仪式是在现代城市化背景中对传统祠堂功能的继承与突破,为打破“陌生人”的隔膜,建设社区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通道。
祭祖体现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信仰,对此决不可妄自菲薄,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积极面对,正面引导,让祭祖信仰成为我们重建“文化自信”的起点,为中华民族在当代的重新崛起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石!
|